Hs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系统 如果不联养日卷叶兵是func系统就:
Fanuc 系老染低权绝沉皇积毛调统数控车床对刀及编程指令介绍
Fanuc 系统数控车床设置工件零点常用方法
一, 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名便艺部不纸策迅做值刀
1.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,记住当前 X 坐标,测量外园直径后,用 X 坐标减外园直径,所的值输入 offset 界面的几何形状 X 值里。
2.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,记住当前 Z 坐标,输入 offset 界面的几何形状 Z 值里。
二, 用 G50 设置工件封好陈零点
1.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,测量外园直径后,把刀沿 Z 轴正方向退点,切端面到中心( X 轴坐标减去直径值)。
2省. 选择 MDI 方式,输入 G采还海50 X0 Z0 ,启动 STAR养银T 键,把当前点设为零点。
3. 选择 MD限式血用五I 方式,输入 G0 X150 Z150 ,使刀具离开工件进刀加工。
4. 这时程序开头: G50 X150 Z1零个服旧断丝业50 …… . 。
5. 注意:用 G50 X150 Z150 ,你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 X150 Z150 ,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。
6. 如用第二参考点 G30 ,即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,这时程序开头 G30 U0 W0 G50 X150 Z150
7. 在 FANUC 系统里,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,在 Yhcnc 软雷点行杂件里,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,按鼠标左键确认即可。
三, 用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
1. 在 FANUC0-TD 系统的 穿界某穿培明员律意Offset 里,有一工件移界面,可输入零点偏移值。
2. 用外园车刀先试切工件端面,这时 Z 坐标的位置如: Z200 ,直接输入到偏移值里。
3. 选择“ Ref ”回参考点方式,按 X 、 Z 轴回参先纪载即没设社法世考点,这时工件零点坐标系即建立。
4. 注意:这个零点一直保持,只有从新设置偏移值 Z0 ,才清除。
四, 用 G54-G59 设置工件零点
1. 用外园车刀先觉坚试车一外园,测量外园直径后,把刀沿 Z 轴正方向退点,切端面到中心。
2. 把当前沙密冲的 X 和 Z 轴坐标直接输入到 G54----G59 里 , 程序直接调用如 :G54X50Z50 ……。
3. 注意 : 可用 空地凯载一G53 指令清除 G管条美手鸡表春温吧独54-----G59 工件坐标系立黄杆战价。
如果其它系统:
1. 试切法对刀
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。下面以采用 MITSUBISHI 50L 数控系统的 RFCZ12 车床为例,来介绍具体操作方法。
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,驱动主轴旋转,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。然后保持 X 坐标不变移动 Z 轴刀具离开工件,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。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,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 X 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,即得到工件坐标系 X 原点的位置。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,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 Z0 ,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 Z 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,即得工件坐标系 Z 原点的位置。
例如, 2# 刀刀架在 X 为 150.0 车出的外圆直径为 25.0 ,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 X 值为 150.0-25.0=125.0 ;刀架在 Z 为 180.0 时切的端面为 0 ,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 Z 值为 180.0-0=180.0 。分别将 (125.0 , 180.0) 存入到 2# 刀具参数刀长中的 X 与 Z 中,在程序中使用 T0202 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标系。
事实上,找工件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该点的实际位置,而是找刀尖点到达 (0 , 0) 时刀架的位置。采用这种方法对刀一般不使用标准刀,在加工之前需要将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对好。
2. 对刀仪自动对刀
现在很多车床上都装备了对刀仪,使用对刀仪对刀可免去测量时产生的误差,大大提高对刀精度。由于使用对刀仪可以自动计算各把刀的刀长与刀宽的差值,并将其存入系统中,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时候就只需要对标准刀,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对刀仪对刀一般都设有标准刀具,在对刀的时候先对标准刀。
下面以采用 FANUC 0T 系统的日本 WASINO LJ-10MC 车削中心为例介绍对刀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。刀尖随刀架向已设定好位置的对刀仪位置检测点移动并与之接触,直到内部电路接通发出电信号 ( 通常我们可以听到嘀嘀声并且有指示灯显示 ) 。在 2# 刀尖接触到 a 点时将刀具所在点的 X 坐标存入到图 2 所示 G02 的 X 中,将刀尖接触到 b 点时刀具所在点的 Z 坐标存入到 G02 的 Z 中。其他刀具的对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。
事实上,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对好了 X 的零点以及该刀具相对于标准刀在 X 方向与 Z 方向的差值,在更换工件加工时再对 Z 零点即可。由于对刀仪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总是一定的,所以在更换工件后,只需要用标准刀对 Z 坐标原点就可以了。操作时提起 Z 轴功能测量按钮“ Z-axis shift measure ”面。
手动移动刀架的 X 、 Z 轴,使标准刀具接近工件 Z 向的右端面,试切工件端面,按下“ POSITION RECORDER ”按钮,系统会自动记录刀具切削点在工件坐标系中 Z 向的位置,并将其他刀具与标准刀在 Z 方向的差值与这个值相加从而得到相应刀具的 Z 原点,其数值显示在 WORK SHIFT 工作画面上。
线切割加工步骤:
加工前先准备好工件材料,压板、夹具、等装夹工具。若需要切割内腔形状工件,工件应预先打好穿丝孔,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:
1.合上机床电源开关,按下机床启动安钮。
2.手动操作机床,检查机床各部分是否正常,如工作台移动方向是否正确,限位开关动作是否可靠,丝筒运行是否正常,工作液供给是否充分畅通等。
3.进行上丝操作,并校正电极丝的垂直度。
4.装夹工件,根据工件的厚度将Z轴调整到合适的位置。
5.根据图纸的要求,移动X、Y轴坐标确立切割起始点位置。
6.在正式加工前要校核程序的正确性。
7.运行加工程序,开始加工,调节上、下喷嘴的喷液流量。观察切割情况,调整加工参数,在必要的情况下,对电参数再进行调整并做好相关记录。
8.切割完毕后,应检查X、Y拖板的手轮刻度是否与指令规定的坐标相符,并对工件进行检测。
电火花加工机床它的机床本体包括床身、立柱、轴头和工作台,主要是用来实现对工具和工件的装夹、调整等。机床本体抓亚故致互济德要求有足够的刚度,以防评在加工过程中,由于机床本身的变形造成放电间隙的改变,使加工无法进行。在电火花加来自工过程中,工具电极和工件都是被浸在工作液中的。工作液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放电时压缩火花通道,使电流能集中在局部的小部位;;在放电后要能及时消除电离,恢复绝缘状态,以防产生电弧,工作液还可对工具和工件进行冷却。为了把电蚀产物及时地从电极间隙间排出去,电火花加工机床还装备了工作液循环系统,利用工作液的强制循环,来完成这一工作。 1、床身和立柱 床身和立柱是一个基础结构,由它确保电极与工作台、工件之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