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g以下纯属个人经验,水平有限,见谅。 以下假定加工路线是粗加工--热处理--精加工--成品,不包括粗加工--热处理--成品。 1.产生(粗)基准。 工件热处理后,无论是热处理质检还是精加工,常需要基准。 例: a.轴类零件检测热处理跳动时,需要有中心孔。 b.轴类零件局部热处理时,淬硬区长度方向的起始基准(轴头、轴肩)。 c.渗碳零件渗碳层深度测量的起始基准(轮廓表面)。 2.产生工艺结构。 例: a.(热处理)吊装用起重孔。 b.装夹孔。 3.获得合适的表面状态(形状和粗糙度)。例:渗碳前对零件的加工。 4.减少变形。 锈皮或脱碳层会引起组织转变的不均衡,产生组织应力。将其加工掉,可以减少组织应力的不均衡,从而显著的减少淬火变形。 5.(可能)提高最终产品的热处理质量(表面硬度,淬硬层深度)。 如果材料原始脱碳层未去除,热处理加热过程中,保护的再好,总是难以避免次表层的富碳区向表面脱碳层的贫碳区发生碳的扩散,从而降低次表层含碳量。由于工件表面先到达高温,透热时间越长,这种现象越明显。有可能造成脱碳层深度超过预计,在随后的加工中保留下来。 提高淬硬层深度见楼上。 6.避免原材料表面脱碳引起的开裂。 脱碳层去掉了,因原材料脱碳造成的表面开裂可以避免。 7.改变热处理后应力状态。 例:超过40厚的Cr12材料线切割容易开裂。可以事先将模腔粗加工出来,留1~2mm的余量,然后淬火,最后线切割精加工。由于应力状态改变,即使低淬低回,也不会开裂。 8.减少热处理费。 9.提高热处理后精加工生产率。 这一条关联的项目和例子很多,简单举几个。 a.车削效率比磨削效率高很多,轴类零件热处理前用车削去除大部分加工量,可以减少比车削工时多数倍的磨削工时。e79fa5e98193e78988e69d-底部咨询-26130 b.线切割穿线孔。热处理前用钻头钻孔比热处理后用穿孔机穿孔要灵活便捷的多。 10.满足其他的工艺要求。 例:浴炉加热调质,氧化皮的大量带入,会造成加热介质的老化(盐浴)或损耗(金属浴),并增加脱氧剂的消耗量。有必要通过热处理前的粗加工去除。 站内原创,申请狠狠加分。 查看原帖>>
热处理前的粗加工作用:
1.去除材料表层原始缺陷,防止成为淬火开裂的来源;
2.增加工件有效强化深度:
3.减重使热处理加工变得经济。
回答第一个问题,看你进行的是什么热处理,如果是毛调,影响不大,但是清除氧化皮是非常有必要的,以减少对淬火液的污染,淬火、渗碳等热处理前最好先粗加工一下提高表面质量。 回答第二个问题,表面粗糙度影响对工件内层淬火影响不大,当然表面至少能够进行粗糙度评价的话,0.8与12.5的表面热处理完没什么大的区别,可能在热处理后对硬度计选择上有要求,比如,表面12.5的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测出的结果就不准。
展开全部
普通电火花穿孔机是加工不了0.13的小孔的,要数控电火花穿孔机才可以加工,你说的情况加工时间大概在20秒左右。具体时间就要看你对孔的精度和光洁度的要求了。
小